5月1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和世界銀行聯合舉辦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利用信息技術支持特殊兒童學習專題研討會。世界銀行、中心以及來自菲律賓、越南、澳大利亞等國家特殊教育領域的專家和實踐者參會。各位代表分享了本國或地區特殊教育領域使用信息技術支持學生學習的優秀案例,希望推動本區域內特殊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的互學互鑒。
世界銀行集團高級教育專家Noah Yarrow進行開幕致辭。他感謝各位專家學者、實踐者的積極參與,表達了世界銀行對新冠疫情背景下視障和聽障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介紹了本次研討會的背景和具體議程。澳大利亞圣母大學Dianne Chambers副教授主持了研討。
Noah Yarrow致開幕辭 Dianne Chambers副教授主持研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的張華峰副教授分享了上海市盲童學校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經驗。張華峰將學校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劃分為起步探索、迅速發展和開拓創新三個階段,并分析了兩個具體案例:整合性在線康復訓練平臺和使用iPad創新教學形式。最后,張華峰總結了盲童學校信息技術的四條發展經驗:第一是保持開放心態,積極學習世界先進經驗;第二是開展行動研究,為實踐改進提供理論支持;第三是與信息技術公司深度合作,尋求經濟、技術和設備上的支持;第四是篩選優先實施項目,推動學??傮w質量發展。
張華峰進行主旨發言
越南守德郡圣十字愛心會視障服務協調人Van Nga Le介紹了越南Nhat Hong視障中心和信息技術使用的情況。Van Nga Le介紹,中心的愿景是實現更包容更有效的服務,讓視障兒童獲得必要的支持和信息技術使用機會,從而更快地融入主流社會。為此,中心為兒童提供了所需硬件、軟件和技術,包括教學材料、智能手機、揚聲器和頭戴式耳機,自主開發教學軟件Joyful Maths和Joyful History等提升教學質量。Van Nga Le還介紹了中心對各類教師、視障兒童、家長以及志愿者開展針對性培訓的情況。
Van Nga Le進行主旨發言
美國國際開發總署教育項目管理專家Henry Grageda介紹了“Gabay”項目。該項目旨在改善菲律賓視障和聽障兒童接受優質義務教育的機會。項目首先篩查和識別兒童是否有聽覺和視覺障礙,然后派發輔助設備,如助聽器、特殊眼鏡等,并將他們及時轉介到特殊學校接受教育。此項目還建立了全納教育社區資源中心,向師生提供所需資源,通過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閱讀和識字水平。此外,項目還會開發教學材料、對教師進行培訓,提供軟件如Duxbury等提升總體教學質量。
Henry Grageda進行主旨發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朱小虎副教授分享了上海市第一聾啞學校信息技術使用的情況。朱小虎首先全面介紹了該學校的基本情況,展示了學校良好的教學設備,硬件包括聽力診所、聲音評估和發音訓練設備等,軟件包括康復云ICF、智能校園平臺等。接著,他介紹了正在進行的兩個案例研究。第一個是使用信息技術賦能失聰兒童,特別是樂學手語APP的開發和使用情況;第二個是使用信息技術提供公共服務,即為上海隨班就讀的聾啞兒童提供篩選測試、康復訓練,為相關教師提供專業培訓。
朱小虎進行主旨發言
在討論環節,Van Nga Le認為,考慮到教學設備的成本,可以使用普通的硬件設備,并開發為特殊兒童針對性服務的軟件。上海第一聾啞學校的陳琪校長介紹,本學校開發的康復平臺既可以幫助解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也可以通過和專家、家庭和醫院建立聯系提供“點對點”的服務,解決學生個性化的問題。上海盲童學校的徐洪妹校長表示,學校一直堅持通過行動研究的方式,分析如何為當下問題尋找有效的解決方式,比如如何幫助盲童學習漢字,如何幫助多重殘疾孩子學習、如何開展移動學習等。
徐洪妹校長和陳琪校長回答提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主任張民選教授進行總結。他表示,信息技術可以幫助特殊兒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障礙,促進他們更加個性化、方便和有效的學習。張教授指出,如同UNESCO關于建立新契約的倡議一樣,特殊兒童的學習和成長同樣需要包括國際組織、各國政府、社會機構、家庭、學校等各方的共同參與。學校應該積極尋求社會公司的支持,去開發成本不高但是使用高效的軟硬件。學校的軟硬件條件、教師教學水平以及與外界合作體系建設之間相互支撐,共同影響學校特殊教育質量。張民選教授希望未來能夠形成殘障篩查和扶持體系,包括出生、教育和社會保障三個方面,從而幫助特殊兒童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張民選教授作總結發言
本次研討會是世界銀行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合作開展的“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運用”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項目是“中國-世行”政府伙伴基金出資支持的“教育改革中的中國和世界”項目第二階段的重點子項目,旨在傳播亞太地區特殊教育領域運用信息技術改進教學的有效經驗,特別希望提煉中國使用信息技術提升特殊教育質量的經驗,并向發展中國家傳播。本項目后續還會繼續圍繞本主題開展多次研討,并最終將形成《信息技術促進全納教育》的報告。
(供稿、圖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 作者:施若蕾、宋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