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教育部正式頒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舞蹈學科將正式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面對這一重大的歷史性改革舉措,新課標對舞蹈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師范院校如何對標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要求、新變化,進一步完善舞蹈師資人才培養方案?面對這些問題,音樂學院舞蹈系于4月27日下午召開了線上專題研討會議。
會議邀請音樂學院院長、教育部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施忠教授對相關政策作了解讀,同時圍繞新形勢下我院舞蹈專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重要建議。
舞蹈系主任高娟敏教授主持會議并首先發言。高教授談道,這次國家新課標重大改革之一是舞蹈學科正式納入義務教育課程,實現了全體舞蹈教育者多年的夙愿。我院舞蹈學專業自創辦以來就明確定位于普及性舞蹈師資人才的培養,恰好與教育部頒布的新課標需要的師資人才培養相匹配,因此,我們要借此機會更好地對標中小學舞蹈教師的培養,將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明確地聚焦在舞蹈基礎教育師資培養上面。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我們專業的優勢,把握好這個深化和提升專業發展的機會,把舞蹈學(師范)專業的辦學特色更好地體現出來,緊密圍繞新課標提出的對學生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養培養要求,不斷在課程設置和實踐活動等方面進一步研討,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體系與機制。同時,在實踐基地的建設方面加大與中小學的聯動力度,以之服務于基礎教育舞蹈師資人才核心素養與能力的培養。此外,高教授向老師們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新的藝術課程標準中舞蹈課程方案的主要內容。
隨后,舞蹈系全體教師圍繞教育部頒布的新課程標準分別發表了各自的見解。音樂學院藝術實踐部主任苗小龍副教授熱情回應了高教授的發言,他圍繞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創造與實踐、文化積累這三個方面他談了自己的觀點;黃娟副教授結合舞蹈訓練教學,強調了技術類基礎課程的重要性;王雨坤老師主要就綜合素質教育能力的培養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李曉激老師認為,在實踐教學中,可以與中小學掛鉤,引進一線教師參與我們的教學,更有助于學生將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聯系;金彥老師談到,我們要加強教研工作,并且注重與中小學的一線教師共同開展教研活動,以之更為實事求是地指導我們的教學改革和發展;田旭副教授認為,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要加強各門藝術類學科之間的聯系,以舞蹈為中心,推動多學科融合,培養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傳統文化融入到美育課程中。邱彩芳老師結合自己主講的舞蹈科學訓練課程的教學談了自己的看法,同時指出需要逐步解決教學內容與課時量之間的矛盾;李彬副教授就教學創新、課程理念和教材建設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在聽取了舞蹈系全體老師的發言之后,施忠院長熱情贊賞了舞蹈系老師們的專業態度和工作熱情,并對今后舞蹈系的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性建議。
施院長首先指出,本次課程改革對舞蹈系而言是一個極佳的發展契機,同時,舞蹈系近幾年來在科研成果和職稱結構方面都獲得了顯著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很強的實力,為舞蹈專業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果從舞蹈專業轉型的角度思考,我們既要看到現有的優勢,同時也要承認劣勢。對此,施院長總結了舞蹈專業在新形勢下改革發展面臨的短板,比如對基礎教育的認知有待加強,專業教師之間的合作度有待提高,對新課標的解讀有待深化等等。施院長強調,關鍵在行動,一是要下水,真正了解基礎教育對舞蹈教師的能力與素質的需求;二是要攜手,教師之間攜手合作,師生之間攜手工作;三是要設計,設計新的專業轉型的人才培養目標;四是積極申報各類課題,促進教育創新與教學改革。施院長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舞蹈系在未來的專業建設中起到領頭羊作用、榜樣作用,在音樂學院里力爭走在前面,能夠真正的樹立一個標桿性的作用。
最后,高娟敏教授對本次研討會作了簡要總結,并再次感謝施院長為舞蹈系的工作傾注的心血以及專門指導。
(供稿、圖片:音樂學院)